首页 门户 迪拜聚焦 查看内容

杨丹旭:中国为何从保持定力转向突然发力?

2024-10-2 09:06| 发布者: 皓考克| 查看: 31 |原作者: 迪拜网

摘要: 中国国庆前夕,A股连续数日高歌猛进,迎来一波“史诗级”的涨势。本周一(9月30日)上证指数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深圳成指、创业板指、北证50指数收盘均刷新历史最大单日涨幅,A股全天总成交量创下2.6万 ...
中国国庆前夕,A股连续数日高歌猛进,迎来一波“史诗级”的涨势。
本周一(9月30日)上证指数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深圳成指、创业板指、北证50指数收盘均刷新历史最大单日涨幅,A股全天总成交量创下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4700亿新元)的历史纪录。当天,A股有5336只股票收盘飘红,仅八只股下跌,刷新历史最多个股上涨纪录。
想乘胜追击的股民一面意犹未尽,不情愿放国庆长假,担心这轮好行情会被打断;一面又觉得不可思议,还有点心慌,担心这轮罕见的牛市是“武则天守寡”,已经“失去李治(理智)”。

  
 
中国经济低迷一年多,市场不断疾呼刺激措施,但官方却老神在在,之前小打小闹的措施不仅收效甚微,还让外界没了信心,认为高层不在乎经济。如果之前的措施是“挤牙膏”,那这回总算是“挤了一大坨”。
这轮刺激措施首先是手笔大、涉及面广,官方超预期降准、降息注入流动性,同时有针对性地部署楼市、股市,政策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中共政治局会议还预告了财政政策,会“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
其次是救市决心强。以股市为例,央行行长潘功胜上周在发布会上称,提振股市工具的首期数千亿元如果效果好,后期还会再来第二个、第三个数千亿。言下之意,官方做好了加码准备,有一种“不惜代价救经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势。
此外,政策方向制定后,落实也是雷厉风行。高层前脚刚明确指示,要促进楼市止跌回稳,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后脚就在“十一”长假前松绑限购政策,明显是要在长假推一把成交量。
从“滴灌式”的政策支持,到大刀阔斧的刺激政策,北京对应对经济问题的做法发生了明显转变:从中医调理,转换为下西医猛药。有未经证实的消息也指,官方还在酝酿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给二孩家庭补贴,不排除采取一些福利主义政策。

  
   
    延伸阅读
   
  
   
      
   中国救市政策托起牛市但非大水漫灌
  
 
这轮过山车般的政策转折,让人想到冠病疫情末期,官方在坚持清零三年后的政策“U转”。那么,看似波澜不惊的9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一直“保持定力”的官方突然开始“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最直观的压力相信来自经济数据。今年前八个月的各项经济指标,工业、消费、外资、房地产等都在不断拉警报,各大投行近期纷纷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局面的严峻程度堪称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客观地说,如果官方再不做些什么,几乎等于是放弃了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往好听说是“有定力”,定着定着就要变“躺平”了。
进入衰退周期是另一个压力,增长动能一旦失去,打破惯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就业前景不佳、居民收入预期下滑,冲击内需消费;房地产、股市萎靡不振,难以提振民间信心;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为了增收开始运动式的税务“倒查30年”,民企情绪进一步被打击……这些负面因素叠加,形成共振,加速悲观情绪的累积。
长久下去,如果经济没有发展动能,中国的稳定性、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会随之削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故事是最拿得出手的成绩单,经济快速发展、向上向好,是国内社会安定的内在支撑,也是综合国力跃升、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基础,更是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这轮低迷周期里,通货紧缩、房地产泡沫破裂、人口结构老龄化等诸多相似之处,引得观察人士频频把中国与1990年代的日本作比较。虽然两者在体制上有根本区别,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也与当年的日本不同,但北京必须在政策上充分发力,避免走上日本的老路。
现在的问题是,这轮政策组合拳打出去后,热度会持续多久?以这次最快见效的股市为例,利好政策点了一把火,但火能烧多久很难说。有老股民联想到2015年那轮牛市后极其惨烈的股灾,私下坦言,脱离基本面的爆冲不可持续。
修复市场信心、扭转市场预期需要时间,改善经济基本面也有好些问题须要官方正视、开出解方,例如营造宽松和自由的氛围,让民营企业家有更大的安全感;尊重市场规律,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改革财税政策,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推高居民收入,让民众愿意花钱、有钱可花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不久前在一场论坛上,呼吁官方推出一揽子刺激加改革的经济振兴方案,带动经济回归扩张性增长的轨道。如今刺激措施已经启动,还欠缺的是有力度的改革措施,而这也需要高层更大的政治魄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收藏
发表文章

精选文章

    Powered b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