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多国正在寻求经济转型,积极吸引微软、苹果、英伟达等国际科技巨头的投资,并希望能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驱动,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飞速驰骋。然而,面对巨大的技术劳动力缺口,各国的经济转型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些年来,东南亚的经济受人口红利驱动迅速发展。美国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日前发布的东南亚经济增长报告显示,本区域大多数国家今年第一季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然而,多个国家已开始出现劳动力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技术劳动力短缺可能成为经济转型路上新的“拦路虎”。 技术劳动力缺口 阻碍产业升级步伐 今年4月底,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访问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时宣布,微软未来四年将在印尼投资17亿美元(约23亿新元),建设新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这是过去近30年来微软在印尼最大笔的投资。 《雅加达邮报》随后发文说,美国的科技巨头或许更看重印尼作为市场而非生产中心的地位,因为印尼虽然拥有丰富的原材料,高科技产业却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如果工人技能不提高,可能导致印尼在原材料加工领域停滞不前。 与印尼一样,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都想在数码经济、清洁能源和电动车等领域开疆扩土。不过,《泰国商业新闻》去年报道,泰国仅1%人口具备数码化高级专业技能。泰国每年只有350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资讯科技业,而泰国到2026年共需要约17万7000名高技能人才。 马国的技术熟练工程师缺口则多达5万人,而国内大学每年仅培养约5000名工程人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今年3月5日,泰国首都曼谷举办第45届国际车展,一名观众在现场体验名爵电动车。(路透社)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区域经济研究计划协调员李峯锦(Cassey Lee)告诉《联合早报》,数码化、清洁能源、电动车等行业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如果缺乏熟练劳动力,将影响东南亚各国促进相关行业中高附加价值和技术环节的发展。 菲律宾经济和政策智库贫困行动创新(Innovations for Poverty Actions)副研究员维内雷斯(Phidel Vineles)受访时也说,缺乏技术劳动力,可能成为亚细安国家充分发挥数码经济和循环经济潜力的主要障碍。 “尽管预计到2030年,亚细安的数码经济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但缺乏足够数量的行业熟练工人,可能会阻碍各国实现这一成就。” 泰国政府在乌汶叻差他尼府的诗琳通大坝开发了水电—浮体光伏综合能源发电厂,白天可以利用光伏发电,在没有阳光或夜间用电高峰时段,则可以利用水力发电。图为2021年4月,几名工人在大坝的太阳能板间开展工作。(路透社) 技术短缺也会对工人产生负面影响。东南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莫妮卡(Maria Monica Wihardja)受访时说:“对数码和绿色能源行业的投资属于技能密集型,可能对拥有相关技能的人有利,没有这些技能的人就会吃亏。技能溢价的增加,可能会加剧不平等问题。” 技能溢价(Skill Premium)指劳动者因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而获得比一般劳动者更多的报酬所得。 延伸阅读 悉看大势:东南亚支付市场滚烫 群雄混战谁领风骚? 悉看大势:非零和博弈 新马可共享半导体大饼 教育和培训双管齐下 填补技术劳动力短板 教育水平差距大和缺少培训,是东南亚各国普遍面临劳动技能短缺的主要原因。 莫妮卡以印尼为例分析,互联网的普及对教育程度较高员工的增量效益更大,这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和技能的差距。整体而言,与东亚、太平洋地区和经济合作组织的企业相比,东南亚地区培训工人的企业较少。 因此,各国要提高劳动力技能,可从教育和培训入手。 马国近年来开始生产苹果公司的部分平板电脑iPad,也逐渐成为苹果公司在东南亚日益重要的销售市场。6月22日,苹果在吉隆坡的首家直营商店开业,人们聚集在店外拍照。(彭博社) 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梅农(Jayant Menon)受访时说,东南亚各国迫切须要从中小学教育开始,提高各个教育阶段的质量;技职教育与培训以及高等教育学府也须要加强合作,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私人领域雇主的要求。“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类教育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各国也要准确了解各行业主要需要哪些技术。譬如,国际劳工组织5月针对印尼电子业的研究指出,操作员需要的是基本技术能力,工程师需要的是高级技术专业知识、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群体都必须提高数码素养,并适应技术的演变。 5月2日,到访马来西亚的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在吉隆坡发表演讲。微软未来四年将在马国投资22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基础设施。(法新社) 电动车业则要求工人拥有更综合的能力。台达集团泰国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黄志浩(Chih Hao Huang)告诉泰国公共电视台,电动车业人员须具备自我意识、跨职能技能以及沟通、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因此,工人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和技能组合。 政府和私人领域合作不可或缺 东南亚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推出了各种政策,但成效仍不理想。维内雷斯认为,个中原因主要是缺乏行业合作。 这意味着私营领域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莫妮卡指出,政府可以协调技能的供需关系,但只有私营部门最了解未来的技能需求,所以两者必须密切合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能需要。 政策研究杂志《经济影响》(Economic Impact)去年7月的调查发现,东南亚许多工人不太清楚雇主到底想要招聘哪些人才。政策分析经理班达里(Ritu Bhandari)说,这或许可以成为公私领域合作的切入点之一。政府可以利用宣传计划来填补信息缺口,雇主则可以为工人,尤其是被长时间劳动挤占了学习时间的雇员创造环境,使技能学习成为工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莫妮卡进一步建议:“东南亚各国可借鉴新加坡的技能创前程计划,并根据本国的独特需求、机构、能力和制约因素,调整技能发展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模板。” |
Powered by 2021